達內教育集團與隴東學院舉行了校企合作簽約儀式
發布:達內英才添翼來源:達內英才添翼時間:2016-12-19
2016年12月14號下午,達內教育集團與甘肅隴東學院舉行了校企合作特色班培養簽約儀式。據悉,出席簽約儀式的校方領導有隴東學院副院長許爾忠,隴東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呂朝龑(yǎn)、隴東學院教務處教學科科長高家祥、隴東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李萬軍。達內集團出席會議的有總裁/CEO韓少云,首都片區總經理王利鋒,北方區院校事業部總監侯增輝,西北區院校合作總監楊澤輝等出席本次簽約儀式。
【雙方領導簽約后合影:第一排左是隴東學院副院長許爾忠,第一排右是達內集團總裁/CEO韓少云】
在本次會議開始,韓總向隴東學院領導介紹:達內教育集團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由留學海歸創辦的高端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是中國一站式人才培養平臺、一站式人才輸送平臺。2014年4月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融資1億美金,是中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職業教育集團。2003年起,達內教育集團先后獲得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集富亞洲JAFCO ASIA、美國高盛銀行及美國KKR公司的四輪投資,是中國首家獲得國際風險投資的職業教育機構。
歷時十四年的發展,目前擁有200名頂級實訓專家及1000名研發人員,抱著對每位學員負責的態度,將課程開發做到了極致并在不斷創新。同時為保障全國師資統一,教學質量統一,2005年,達內啟用國際領先的O2O教學模式,首創云平臺實訓,有效地實現了學員學習過程的可視化及課程的標準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學員實戰技能,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達內集團總裁/CEO韓少云講話】
同時為實現經濟困難學員就學,達內率先開創了“零首付、低押金,就業后付款”的學費模式。2016年,達內教育集團歷時一年,耗資千萬,重磅推出“因材施教、分級培優”創新教學模式,同一課程方向,面向不同受眾群體,提供就業、培優、才高三個級別教學課程,達內“因材施教、分級培優“差異化教學模式,讓每一位來達內學習的學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2016年,達內教育集團為優化教學環境,完善教學建置功能,支援教學基地,提升教學品質,促進校企合作、職業化教育發展,斥巨資在北京亦莊先后購買達內教育大廈、達內軟件大廈,青島光谷軟件園達內(山東)大廈,這將進一步促進達內教學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并為日后規劃興建免費的大學和盈利的大學打下實地基礎。
【隴東學院副院長許爾忠先生講話】
隴東學院副院長許爾忠先生在校企合作的交流溝通中從以下方面闡述當前高校改革轉型中需要深入市場調研,走向企業的必要性。一是高校辦學模式需與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大學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基本機構,大學辦學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反映了高等教育不同歷史階段的特殊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日益加快,社會各行各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而本科院校培養人才與政府迫切需要的科技創新人才和企業大量渴求的應用型人才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離,部分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發展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加之海外留學市場繁榮、農村學生開始“理性”地選擇大城市高校就讀等原因,一些本科院校還受到了辦學歷史悠久、學科專業發展成熟的傳統名校和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且社會日益認可的職業院校的雙重夾擊,院校之間的競爭力度與日俱增,部分院校生源危機已經初現端倪。
因此,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改革高等學校辦學模式成為社會教育的當務之急。作為國內最大的職業教育公司,順應國家政策,達內在2015年推出了職業教育高端品牌——英才添翼,旨在提供中國職業教育一站式服務提供商。隨著中國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2016年達內集團成功申報了教育部專業改革項目,并成為合作單位,在此次綜合教育改革項目申報過程中,在師資培養,在線教育,共建專業方向成為合作單位。
二是高校教學改革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正在給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習帶來的革命性進化,這種進化在世界范圍內悄然發生,這是一場帶有典型“技術改變教育”性質的變革。
當前由達內自主研發的大型開放式在線慕課課程平臺——T-MOOC、支撐學生、講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在線學習平臺和教學管理平臺——TTS,以及達內集團與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新形態一體化教材,以“互聯網+”時代IT行業實際用人需求為導向設置內容,以學習者的認知曲線為依據設計具體案例,智慧職教平臺+微課視頻二維碼,隨掃隨學隨用,徹底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徹底改變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學模式,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實現翻轉課堂。達內集團先進的IT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為現實,學生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單一的授課去獲取知識。
三是普通高等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2014年6月,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標志著我國“促進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和高校分類管理”,“引導普通高等學校轉型發展”戰略部署已進入實施階段。
普通高等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過程中,為了優化教學管理,很多應用型大學聘用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的老教師成立“督導組”,對現行教學質量方式等進行評價,而這些老教師缺少在企業工作的經驗,這種評價機制也限制了部分有實踐經驗教師的教學工作。而達內集團匯集了中國職業教育領域最龐大、最專業、最權威的教學團隊,70多位技術專家,700多位核心研發工程師,專家級講師都是來自惠普、IBM、摩托羅拉、西科姆、亞信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達內的講師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可以為合作院校提供各種形式的師資培養服務。
此外,在教學資源對接交流中,雙方領導就在校學生人數、師生比例等做了簡單溝通:達內集團目前在校師生比例為16.6%,隴東學院在校師生比例為21.69%,數據對比表明先進的教學管理機制和前沿的教學手段促使大學要和企業交朋友,要積極努力突破目前院校所面臨的瓶頸。院校愿意和達內集團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借鑒達內先進的運營模式和先進的國際經驗,順應政策導向,適時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既是有效實現其服務國民經濟升級發展職能的關鍵,也是謀求自身發展的理性選擇。
雙方領導在談到歐洲先進的教育模式時提出歐洲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應用技術大學占比較高的國家,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社會相對穩定、青年失業率低,在德國應用技術大學有247所,比普通大學還多出97所;相反經濟發展低迷、青年失業率高的國家,應用技術大學占比相對較低。這無疑說明了國家教育結構配比對社會經濟穩定與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改革的大力推進,達內教育集團推出“英才添翼“高端品牌, 并致力于成為中國職業教育改革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達內“英才添翼“已經成為600余所中國大學指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并通過專業共建、學院共建等模式促進產教深度融合,促進大學生高品質就業。
秉承“發現人才、發現潛能、發現未來之星”的宗旨,達內教育集團發起“發現杯”中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獎賽,邀請萬家企業、千所高校、數萬學子參與其中。大賽幫助企業發現人才,幫助大學生發現潛能,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為行業發現未來之星。
卓越的教學成果、突出的就業率及行業領先的經營模式讓達內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好評,先后被《計算機世界》評選為“就業服務杰出貢獻獎”、被《中國計算機報》評選為“最具影響力培訓機構獎”、被騰訊評為“中國大學生心目中最具影響力的IT品牌”,并連續4年被德勤評選為“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公司”、“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公司”,被中關村管理委員會指定為“中國軟件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今天的達內,中國高端職業教育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