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達內集團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
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件精神,達內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內”)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 擬在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等項目上與高校展開合作,在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講求實效的原則下,深入推動校企雙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
- 一、建設目標
-
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項目圍繞校企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基于“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教育理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圍繞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探索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渠道及認定標準,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體系。
- 二、建設內容
-
擬設立15個項目。將開展Python智能開發、機器學習、大數據應用開發、全棧式互聯網開發、虛擬現實設計、云計算開發與運維等方向助力院校新工科專業改革,支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打造產學研融合的教學模式,形成可推廣的新工科建設改革成果。項目重點包含以下內容:
1.開展社會調研,了解企業、行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信息;根據企業用人崗位的職業需求,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制定貼近行業、產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2.探討“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科學制定“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探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構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模式,建立雙師型教師的成長機制。
- 三、申報條件
-
1.院校領導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前瞻意識,大力推動專業共建與綜合改革。
2.項目申報人為本科合作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電子商務、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與維護、數字媒體、會計學等相關專業負責人或學生雙創工作負責人。
3.申報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專業建設,原則上以申報院?,F有專業課程為基礎,包括已經開設或排入計劃即將開設的專業課程;未開設的新課程,經雙方協商,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
4.合作應具有連續性,每專業方向合作至少三屆,每屆申報學員不少于80人。申報專業共建的學時安排不少于36學時,每學期至少要開課一次。
5.不論項目實施地點在企業方還是校方,企業方或校方均需提供相關必要支持,原則上以不少于40個學生教學使用,包括教學場地、教學設備、網絡環境等,以滿足專業教學和實訓的需要。
6.院校需嚴格按照項目計劃對項目組織管理,并按照企業制定的考核體系對學生及老師進行考核管理,完成項目建設。
注意:每位老師請申報上述項目中的一項,不鼓勵多項申報。對于之前3年內已經獲得同類資助的教師,不再接受相關項目的申報,但歡迎申報其他未獲得過資助的項目類型。
- 四、支持辦法
-
1.達內集團資助立項院校研發和實施經費補助5萬元。
2.達內集團對立項單位提供技術資料,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實訓體系、教材體系、項目案例和課件研發體系、考核體系建設,并根據實際需求變化,派遣合適人員進行專業課授課和必要的實訓項目現場支持。
3.達內集團提供價值1000萬元的在線教學平臺TMOOC系統,同時開放價值數百萬元的教學資源供合作方使用。
- 五、申報辦法
-
1.申報者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http://cxhz.hep.com.cn)注冊教師用戶,填寫申報相關信息,并下載《2020年達內集團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表》進行填寫。
2.項目申報人須在平臺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前將加蓋高校校級主管部門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無需提供紙質文檔)上傳至平臺,并發送至企業郵箱pr@tedu.cn;如有問題可以聯系達內集團院校事業部秦老師,聯系電話:010-5727-8149。
3.達內集團將于項目申報結束后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并及時公示入選項目名單。
4.達內集團將與項目申報負責人所在高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3-4年,所有工作應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約定的項目周期內完成。項目到期后,項目負責人通過項目平臺提交結題報告及項目成果,達內集團將對項目進行驗收。
-
有關本申報說明和申報表格式,請參見網址: